無編輯摘要
小 (文字取代 - "基民黨" 取代為 "中民黨") |
無編輯摘要 |
||
第38行: | 第38行: | ||
|选举标志=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_election.png | |选举标志=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_election.png | ||
}} | }} | ||
'''自由民主黨'''(英文:'''Liberal Democratic Party''',簡稱'''自民黨'''、'''LDP'''),是[[希望帝國]]的主要政黨之一,亦是當前帝國境內最大的右翼政黨,成立於2016年。2021年起與[[民主社會聯盟]]和[[ | '''自由民主黨'''(英文:'''Liberal Democratic Party''',簡稱'''自民黨'''、'''LDP'''),是[[希望帝國]]的主要政黨之一,亦是當前帝國境內最大的右翼政黨,成立於2016年。2021年起與[[民主社會聯盟]]和[[維新黨]]等政黨組成[[希望聯盟|執政聯盟]],並在執政聯盟中占主導地位。 | ||
自由民主黨由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和平民主黨和民主新政合併後建立,起初是為參加在2019年11月舉行的希望帝國國會選舉,但在時任皇帝施文慶解散帝國國會後,以及景祥政變後,轉而參加其後舉行的第一屆希望臨時政府臨時國會選舉。而選舉後,便與[[民主社會聯盟]]形成「左右對立」的體制。景祥政變後,更在首屆國會選舉和所屬執政聯盟取得多數議席,因而支配帝國政治,而自由民主黨總裁更長期擔任希望帝國[[希望帝國首相|首相]]的職務,因而被稱為「總裁首相」,而現任總裁為首相[[施德明]]。 | 自由民主黨由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和平民主黨和民主新政合併後建立,起初是為參加在2019年11月舉行的希望帝國國會選舉,但在時任皇帝施文慶解散帝國國會後,以及景祥政變後,轉而參加其後舉行的第一屆希望臨時政府臨時國會選舉。而選舉後,便與[[民主社會聯盟]]形成「左右對立」的體制。景祥政變後,更在首屆國會選舉和所屬執政聯盟取得多數議席,因而支配帝國政治,而自由民主黨總裁更長期擔任希望帝國[[希望帝國首相|首相]]的職務,因而被稱為「總裁首相」,而現任總裁為首相[[施德明]]。 | ||
第82行: | 第82行: | ||
而在施德勒辭職同日,時任施德勒內閣帝國交通大臣的前帝國首相施德瑞於執政自由民主黨總裁選舉中當選,並成功拉攏脫離公民進步黨自組的新國家黨支持,與民主社會聯盟共同組成聯盟,在12月1日組成首個大聯合政府。但在內閣成立僅5日後,在12月6日即有消息傳出新國家黨因為半州歸屬問題和主權問題而將退出內閣及執政聯盟。此消息隨後便在以帝國副首相趙宏知為首的新國家黨內閣成員宣佈請辭,同時退出執政聯盟後被證實,這雖未令第二次施德瑞內閣成為少數派政府,但仍令帝國內閣支持度急跌,遂在12月8日,由帝國首相施德瑞宣佈進入看守狀態,並將在短期內改造內閣。 | 而在施德勒辭職同日,時任施德勒內閣帝國交通大臣的前帝國首相施德瑞於執政自由民主黨總裁選舉中當選,並成功拉攏脫離公民進步黨自組的新國家黨支持,與民主社會聯盟共同組成聯盟,在12月1日組成首個大聯合政府。但在內閣成立僅5日後,在12月6日即有消息傳出新國家黨因為半州歸屬問題和主權問題而將退出內閣及執政聯盟。此消息隨後便在以帝國副首相趙宏知為首的新國家黨內閣成員宣佈請辭,同時退出執政聯盟後被證實,這雖未令第二次施德瑞內閣成為少數派政府,但仍令帝國內閣支持度急跌,遂在12月8日,由帝國首相施德瑞宣佈進入看守狀態,並將在短期內改造內閣。 | ||
2021年1月5日,眼見國會將提出不信任動議,加上黨內各派系先後決定倒戈支持不信任動議,施德瑞再次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並在完成臨時國會議員的任期後退出政壇,但其並未宣佈內閣總辭,於是便由時任內政大臣,民社盟的施德銘代理首相一職,直至1月10日的首相指名選舉中選出施德明為首相為止。施德明在不久與施德銘共同發表同意籌組聯合政府的聲明,希望聯盟自此成立。但自民黨其中一個派閥 | 2021年1月5日,眼見國會將提出不信任動議,加上黨內各派系先後決定倒戈支持不信任動議,施德瑞再次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並在完成臨時國會議員的任期後退出政壇,但其並未宣佈內閣總辭,於是便由時任內政大臣,民社盟的施德銘代理首相一職,直至1月10日的首相指名選舉中選出施德明為首相為止。施德明在不久與施德銘共同發表同意籌組聯合政府的聲明,希望聯盟自此成立。但自民黨其中一個派閥維新會因政策的分歧而在同年7月7日宣佈離黨自立維新黨,同時所屬的兩位大臣亦向帝國首相施德明遞交辭職信,亦象徵自民黨失去過半數席位,淪為少數政府,但自民黨與維新黨在不久後成功達成共識,維新黨發表同意加入聯合政府的聲明,倒閣危機解決。 | ||
2021年9月1日,歷經多次修改,希望帝國憲法的草案正式被呈交上帝國臨時國會,並在公民進步黨等在野黨派反對下,仍勉強獲得通過。而其亦在隨後在同年10月15日舉行的公民投票中取得過半數投票,正式施行,象徵希望帝國正式踏入憲制,而施德明內閣也在這版憲法中副署,12月的首屆帝國參眾兩院選舉,自民黨由不被看好到被認為在議席佔比下降的情況下維持執政,拿下195席,加上所屬執政聯盟共掌握522席,取得史上空前勝利,維持執政。 | 2021年9月1日,歷經多次修改,希望帝國憲法的草案正式被呈交上帝國臨時國會,並在公民進步黨等在野黨派反對下,仍勉強獲得通過。而其亦在隨後在同年10月15日舉行的公民投票中取得過半數投票,正式施行,象徵希望帝國正式踏入憲制,而施德明內閣也在這版憲法中副署,12月的首屆帝國參眾兩院選舉,自民黨由不被看好到被認為在議席佔比下降的情況下維持執政,拿下195席,加上所屬執政聯盟共掌握522席,取得史上空前勝利,維持執政。 | ||
第103行: | 第103行: | ||
另一方面,由於自民黨內有眾多派系,令總務會議常務委員會和兩院議會黨團往往成為各派系相爭的目標,因此自民黨內亦設有協調委員會,以無派系議員負責協調派系。 | 另一方面,由於自民黨內有眾多派系,令總務會議常務委員會和兩院議會黨團往往成為各派系相爭的目標,因此自民黨內亦設有協調委員會,以無派系議員負責協調派系。 | ||
== 派系 == | == 派系 == | ||
由於自由民主黨由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和平民主黨和民主新政合併而成,所以現在的派系亦多是傳承自舊有政黨,而自民黨目前共有七個主要派系。除了主要派閥,黨內還有「直諫會」、「改革論壇•30」、「民主協會」、「維新會」等小派閥,以及超黨派或無派系議員間組成的政策集團等。 | 由於自由民主黨由民主黨、自由黨、保守黨、和平民主黨和民主新政合併而成,所以現在的派系亦多是傳承自舊有政黨,而自民黨目前共有七個主要派系。除了主要派閥,黨內還有「直諫會」、「改革論壇•30」、「民主協會」、「新維新會」等小派閥,以及超黨派或無派系議員間組成的政策集團等。 | ||
{| class="sortable 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class="sortable 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
|- | |- | ||
第178行: | 第178行: | ||
|- | |- | ||
| [[ | | [[新維新會]] | ||
| [[趙謙雲]] | | [[趙謙雲]] | ||
| [[2021年]][[7月7日]] | | [[2021年]][[7月7日]] | ||
第184行: | 第184行: | ||
| {{composition bar compact|4|195|hex=#9F000F}} | | {{composition bar compact|4|195|hex=#9F000F}} | ||
| | | | ||
| 分裂自[[先驅會]] | | 分裂自[[先驅會|維新會]] | ||
|- | |- | ||
第193行: | 第193行: | ||
| {{composition bar compact|1|195|hex=#EB5028}} | | {{composition bar compact|1|195|hex=#EB5028}} | ||
| | | | ||
| 分裂自[[先驅會]] | | 分裂自[[先驅會|維新會]] | ||
|- | |- | ||
第212行: | 第212行: | ||
| | | | ||
| 分裂自[[民主憲政會]] | | 分裂自[[民主憲政會]] | ||
|- | |- | ||
第299行: | 第290行: | ||
自民黨自成立以來,其一直與[[民主社會聯盟]]保持著非常密切及良好之關係,而在自民黨掌權之後,民社盟與自民黨組織[[希望聯盟|執政聯盟]],成為[[希望帝國]]之執政黨之一。 | 自民黨自成立以來,其一直與[[民主社會聯盟]]保持著非常密切及良好之關係,而在自民黨掌權之後,民社盟與自民黨組織[[希望聯盟|執政聯盟]],成為[[希望帝國]]之執政黨之一。 | ||
=== 與[[ | === 與[[維新黨]]之關係 === | ||
作為前自民黨內第三大派系,自民黨與其一直保持著密切關係,而 | 作為前自民黨內第三大派系,自民黨與其一直保持著密切關係,而維新黨亦在2021年大選後加入[[希望聯盟|執政聯盟]],成為[[希望帝國]]之執政黨之一。 | ||
== 參與的主要選舉 == | == 參與的主要選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