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Hinnia/沙盒/帝國聯邦」:修訂間差異

增加 1,446 位元組 、​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無編輯摘要
第528行: 第528行:


=== '''不列顛尼亞神聖國皇''' ===
=== '''不列顛尼亞神聖國皇''' ===
英皇是帝國聯邦最高元首,享有極高的威望和權力,皇權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制衡。他是一切法律的根源和帝國大軍的總司令。儘管有民選帝國國會的存在,英皇對所有重大決策擁有最終決定權——未經英皇御準,任何法律都不得生效。英皇同時擁有行政和立法權力,使他成為法律和政策的最終仲裁者。
英皇是帝國聯邦最高元首,享有極高的威望和權力,皇權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制衡。他是一切法律的根源和帝國大軍統帥。儘管有民選帝國國會的存在,英皇對所有重大決策擁有最終決定權——未經英皇御準,任何法律都不得生效。英皇同時擁有行政和立法權力,使他成為法律和政策的最終仲裁者。


與古代君主類似,英皇皇權的合法性源自其世襲地位和其神授權力,賦予他對國家絕對且不容置疑的權威。
與古代君主類似,英皇皇權的合法性源自其世襲地位和其神授權力,賦予他對國家絕對且不容置疑的權威。
第542行: 第542行:


=== 御前會議 ===
=== 御前會議 ===
御前會議('''Imperial Council''') 是帝國聯邦的最高權力機構,也是英皇的主要諮詢機構。其成員由英皇直接任命,會議由三公領導。三公分別有不同的職責,是英皇陛下最忠心的心腹,在管理國事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御前會議'''('''Imperial Council''') 是帝國聯邦的最高權力機構,也是英皇的主要諮詢機構。其成員由英皇直接任命,會議由三公領導。三公分別有不同的職責,是英皇陛下最忠心的心腹,在管理國事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class="wikitable"
'''太宰大臣'''('''Lord State Counsellor'''):帝國的二把手,也是英皇最信任的大臣。太宰大臣為英皇提供有利國家的指導,起到參議內政外交的輔導作用,權力僅次於英皇本人。
|+
!官職
!英文
!簡介
|-
! colspan="3" |三公
|-
|<small>太宰大臣</small>
|<small>Lord High Steward</small>
|<small>英皇陛下首席大臣,三公之首,是帝國聯邦的核心領導者。</small><small>為英皇提供有利國家的指導,起到參議內政外交的輔導作用。</small>
|-
|<small>御前大臣</small>
|<small>Lord High Chancellor</small>
|<small>國會議長及首席大法官。</small><small>監督國會和法院的運作,確保帝國法律符合英皇意志。</small><small>主持御前令的起草工作,並為立法過程提供建議。</small>
|-
|<small>太尉大臣</small>
|<small>Lord High Constable</small>
|<small>掌握軍事權力,協助英皇掌控帝國大軍。</small><small>監督大司馬和水師提督的工作,確保軍事力量運作順暢。</small><small>統籌全國軍事戰略,管理軍事機構和國防預算。</small>
|-
! colspan="3" |九卿
|-
|<small>大藏卿</small>
|<small>Lord of the Treasury</small>
|<small>管理帝國的財政與稅收,制定財政預算,監督經濟政策的實施。</small>
|-
|<small>國務卿</small>
|<small>Lord Secretary of State</small>
|<small>負責帝國的外交事務和領導理藩院,協調對外政策,管理駐外使節,簽訂國際條約。</small>
|-
|<small>律政卿</small>
|<small>Lord Advocate General</small>
|<small>負責監督帝國法律的執行,主導重大法律案件的起訴,協助御前大臣處理法律事務。</small>
|-
|<small>御前會議大統領</small>
|<small>Lor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small>
|
|-
|<small>御璽監</small>
|<small>Lord Keeper of the Privy Seal</small>
|
|-
|<small>御殿卿</small>
|<small>Lord Great Chamberlain</small>
|
|-
|<small>大司馬</small>
|<small>Earl Marshal</small>
|
|-
|<small>水師提督</small>
|<small>Lord High Admiral</small>
|
|-
|<small>廠衛提督</small>
|<small>Keeper of the Crown’s Whisper</small>
|
|}
'''太宰大臣'''('''Lord High Steward'''):帝國的二把手,也是英皇最信任的大臣。太宰大臣為英皇提供有利國家的指導,起到參議內政外交的輔導作用,權力僅次於英皇本人。


'''御前大臣'''('''Lord High Chancellor'''):御前會議及國會首長,同時擔任首席大法官確保司法機構的有效運作。這個職位結合了首席大法官與國會議長的權力,確保法律與帝國法令一致。
'''御前大臣'''('''Lord High Chancellor'''):御前會議及國會首長,同時擔任首席大法官確保司法機構的有效運作。這個職位結合了首席大法官與國會議長的權力,確保法律與帝國法令一致。
第552行: 第609行:
御前會議下設個國事機構,負責不同範疇的工作,包括:
御前會議下設個國事機構,負責不同範疇的工作,包括:


* '''尚書省'''('''Imperial Secretariat'''),是帝國聯邦的主要行政機構,由首輔大臣(Prime Minister)負責,下設四部。四部包括:
* '''理藩院'''('''Council of Viceroys'''),由各行省大總督及各地總督組成,負責制定帝國聯邦統合方針,及商議政府間事務。理藩院由國務卿領導。
** 大藏部:負責帝國聯邦財政,由大藏大臣領導
** 外政部:負責帝國聯邦外政,由外政大臣領導
** 律政部:負責帝國聯邦法律事務,由律政大臣領導
** 銓敘部:負責帝國聯邦文官體系,由首輔大臣兼任銓敘大臣領導
* '''理藩院'''('''Council of Viceroys'''),由各行省大總督及各地總督組成,負責制定帝國聯邦統合方針,及商議政府間事務。理藩院由理藩院總裁('''President of the Council of Viceroys''')領導。
** 研究討論關係帝國聯邦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和事項並提出意見,提交御前會議審議。
** 研究討論關係帝國聯邦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和事項並提出意見,提交御前會議審議。
** 研究決定各行省及領地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
** 研究決定各行省及領地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
2,501

次編輯